欢迎光临长江三峡旅游网 !
登 录  |  注 册

重庆人民广场

图片赏析 1/1
  • 景点介绍

景区介绍

  重庆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学田湾,是重庆市最大的剧场。1950年动工兴建,1953年竣工。初名“中苏大楼”,后改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改为现名。大礼堂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分礼堂、南楼和北楼三部分。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高65米。大厅高55米,内径46.33米。正厅内设大型舞台一座,四周环绕五层挑楼,四楼一底共4200个座位。大礼堂取中西合璧之建筑风格,主体部分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及天安门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楼、北楼。一色绿色琉璃瓦顶,大红廊柱,淤塞栏杆。大门为一大牌坊。整个建筑布局合谐,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曾先后接待过苏联、日本、朝鲜、印度、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大型文艺表演团体,是重庆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重庆人民大礼堂历史背景

  1949的重庆,是西南行政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当时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没有一座稍微像样可供接待内外宾客下榻的用房。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主持下,于1951年果断地作出决定,立即筹建一座能容纳数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和附建一个招待所。大礼堂1951年6月动工,1954年4月落成,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65米,其中礼堂高55米,内有五层,现用四层,可容观众4206人。

  1987年,一部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和伦敦大学著名专家教授共同主编增订出版的经典著作一书,首次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国内著名建筑共43项,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排列第二位。

  大礼堂采用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办法,配以柱廊式的双翼,并以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这类建筑华丽、庄严,虽不完全实用,但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慑力,是建筑结构中最高等级的代表,是继北京和沈阳故宫后的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

  大礼堂酒店是重庆大礼堂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之一。五十多年来,接待了许许多多的中外领导人、国宾、艺术家、社会名流。今天,经过新的诠释而全面翻修的大礼堂酒店,既浸润着传统的经典,又洋溢着优雅的时尚,更以大跨度的时空感和恢宏的气势,彰显出客人的高端品位。

  重庆大礼堂酒店毗邻重庆市人民政府、人民广场、中国三峡博物馆,紧邻解放碑商务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酒店拥有高贵典雅的宴会厅,风格独特的12间豪华包间,精心设计的多功能厅和会见厅。

 

重庆人民大礼堂建筑特点

  大礼堂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由于受木材长度、粗细、易燃易腐等局限,建筑体不可能很大,除了利用高其的地势和巨大的台基烘托外,还借助于群体的有机组合,以取得宏伟壮观的艺术效果,人民大礼堂不仅地势高,而且台基宽阔坚实。

  第二,中国古建筑主要以建筑围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显的轴线关系,串联和并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群组。

  第三,古建筑要比例匀称。大礼堂屋顶各部份曲线优美、柔和,向上微翘的飞檐,使本应下压的大帽子屋顶反而随着线条的曲折,显现出向上托举之感,宽厚的正身和宽阔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体现出庄重的美。 这栋建筑,琉璃瓦顶,大红廊柱,白色栏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大礼堂的营造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建设者在没有大型高吊起重设备的情况下,用“堆积法”,用35000多根楠竹、木板搭架,把总重量为280多吨、厚约1米的双层钢架,40000多颗铆钉连成的36片网架组成的大厅半圆型球壳顶架支撑在混凝土柱上。礼堂中径跨度长46.33米,整个顶盖可随热胀冷缩,在支点座上,顶壳可内外移动44毫米。 

 

 

重庆人民广场相关门票

  • 重庆人民广场相关线路
  • 重庆人民广场相关酒店
  • 重庆人民广场相关签证

周边旅游客服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国内旅游客服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出境旅游客服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业务质询
 TEL:027-81699000
 FAX:023-86615300
点击查看更多联系方式